據上海市科委3日發布的消息,2019年上海技術合同輸出至蘇浙皖5756項,合同金額204.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長71.7%、18.6%;上海吸納長三角技術合同3985項,合同金額91.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7%、71.6%。
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存在“天然市場”,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下,技術市場持續活躍。
由上海松江,浙江嘉興、杭州、金華、湖州,江蘇蘇州,安徽宣城、蕪湖、合肥9地組成的G60科創走廊及其沿線,集聚龍頭企業845家,正打造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示范走廊。依托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發展,上海科技成果沿著G60加速轉化落地。
上海正著力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聚焦重大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依托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按照“一臺一策”的原則,上海全市已建成或培育各類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近20家。這些平臺涵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旨在鏈接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工程化生產、創業孵化服務等創新全鏈條,集聚和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科技成果轉化是上海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關鍵環節。2019年3月21日,上海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簡稱“科改25條”)。“科改25條”提出了六個方面25項重要改革任務和舉措,其中就包括“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和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體制改革”“實施知識價值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改革科技成果權益管理”等方面與科技成果轉化有關的改革舉措。(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