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五一”假期都是汽車市場銷售火爆的時節。今年“五一”期間,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被抑制的購車需求開始釋放,汽車市場有望重回軌道。
“三天賣出半個月銷量”
4天在滬收獲意向客戶超過3萬,同比增長99.1%,這是上汽集團交出的“五一”答卷。
5月3日下午,上海最高氣溫達到34攝氏度。作為“五五購物節”的重頭戲之一,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汽車嘉年華,現場氣氛和天氣一樣熱情似火,不少“剛需”家庭帶著孩子冒著高溫前來看車。
帶著8歲孫子前來看車的梁國棟說,以前接送孫子上下學主要靠地鐵和公交,現在考慮到風險因素,決定買車接送。“車型方面已有初步的考慮,一來是看看現場優惠力度怎么樣,二來是想實際上車感受一下,后排的空間怎么樣。”
“‘五一’前三天的成交量比我們最近半個月的銷量還多。”永達斯柯達松江店銷售經理施勇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因為減少出門而“積壓”了不少需求,雖然到店的顧客成交率特別高,但總體而言,上門看車的顧客減少了,生意也有些淡。
在施勇看來,隨著促銷活動、優惠政策等措施啟動,從“五一”假期開始,部分消費者逐步恢復了線下的消費活動,需求正在加速釋放,疫情下,汽車能提供獨立空間自駕出行的優勢開始逐步顯現出來。“除了本地客戶,‘五一’期間還有長三角的客人前來購車,說明消費需求還是非常旺盛。”
“這兩天這里大約安排了15名銷售,客戶已經快‘接不過來了’,準備明天多安排一些人手,擴充到20名,以便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永達大眾閔行店市場經理陸娟說。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在嚴格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嘉年華展示了上汽集團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領域的最新成果,并通過“線上多品牌直播+線下多會場聯動”的形式,吸引消費者轉化訂單,共同挖掘消費潛力。
除上汽外,一汽、北汽、長安、東風等車企均在“五一”期間推出了各種優惠政策,其中價格折扣、免費維護保養、置換車輛補貼、低首付和零利率等措施成為各大車企促銷政策的重點。同時,一些豪華品牌的部分車型也加大了優惠力度,如奔馳C級車型最高優惠達5.5萬元,凱迪拉克CT6最高可優惠10萬元,而沃爾沃S90的最高優惠甚至達到了14萬元。
不只是整車企業,汽車經銷商也在進行大力推銷。記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4S店看到,降價、補貼、置換優惠成為五一期間促銷的主旋律,不少4S店都有團購、體驗日、抽獎等活動,力圖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店。
直播經濟“加把火”
從“第一次做直播緊張得不得了”到現在稍作準備就可以輕松和屏幕前的消費者互動,短短幾個月里,永達斯柯達松江店的銷售顧問史曉冬“緊急轉型”成了一名“汽車主播”。
每周直播3到4場,每次半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不等,史曉冬的付出正在得到回報。“有一組意向客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門店,她們見到我后,發現之前看過我的直播,馬上就建立了天然的信任感,很快就轉化了訂單。”
“雖然直播對訂單的轉化并不是‘立等可取’的,但這是一個磨練內功的機會。” 史曉冬說,和前來門店的顧客在消費過程中往往由男性主導、交流以“技術控”為主不同,直播觀看人群性別比例相對平衡,自己在與消費者互動的過程中意識到,需要在顏色、外觀等女性消費者關心的方面進行更多展示,而不是生硬“背資料”。
“車是人的第二個家,在直播的過程中,我試圖變得更加感性一些,去構建消費者買了新車之后的生活場景,比如后排空間大,老人和孩子會坐得更舒服等,用場景而不是簡單的‘價格戰’去打動消費者。”史曉冬表示,通過直播,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可以提前“做功課”,現場做決定也就更快了。
疫情下,4S店人流下降,直播成了越來越多品牌的選擇,一些車企推出了直播賣車、云試駕、無接觸試駕、線上發布會等方式,建立消費者對品牌和車型的認知度,應對疫情沖擊。懂車帝聯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此前發布的《疫情對汽車市場影響分析》報告顯示,經銷商的線上直播開播占比從春節前1%提升到了49%。
上汽斯柯達在近日舉行的線上媒體發布會上介紹,斯柯達“試水”了線上直播、短視頻等在線營銷模式,450多家經銷商在短視頻平臺抖音和快手發布了近26000條短視頻,進行了13000多場直播,與近9000名客戶實現了一對一的互動。
此前曾下場直播的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說,車企高管下場直播直面客戶的方式,不僅帶動了人氣,挖掘出了客戶的直接需求,更催生了服務升級。“年輕化和汽車品牌相關度很高,任何一個汽車品牌都離不開年輕化的用戶和年輕化的特點,所以直播會加速受眾的聚合。”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表示,未來的營銷模式將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不僅僅是通過線上帶貨、短視頻或者直播把流量帶來,更重要的是把此前在線下門對門的服務能力與線上營銷模式融合起來,實現更為深度的新零售。
政策利好助車市走出“谷底”
從中央到地方,汽車消費利好政策頻頻,加上企業的主動“自救”,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有望出“谷底”,走進“春天里”。
今年以來,中央層面已多次出臺政策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
來自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樣給力。近段時間,上海、浙江、江蘇、廣東、湖南等多地出臺了不少促進汽車消費的新政。
據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進介紹,上海最新發布的《關于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也明確提出,為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上海不僅將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配套,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充電補助”,明確今年將繼續不限量發放新能源汽車牌照,此外,上海還在原有年度計劃基礎上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投放數量。
上汽集團總裁助理蔡賓說,這些政策不是打“強心針”透支未來的消費,而是穩扎穩打,提振消費信心,推動終端的消費恢復,這有利于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在他看來,國內車市進入了調整期,但銷售收入和銷量的跌幅沒有那么明顯,這預示著汽車消費升級中存在不少機遇。“同時,中國市場縱深非常廣,在五六線城市,新增需求依然旺盛,比如今年3月上汽通用五菱單月零售超過13萬輛,這是一個市場結構變化的過程。”
當下,汽車市場的回暖已初見雛形。“五一”期間,北京、上海、重慶、廣東、山東、福建乃至湖北地區的4S店,無論是客流量還是銷售量均有大幅提高,甚至一些地方的汽車銷售量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
廣州市商務局日前表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廣州的汽車消費迎來了小高潮,全市超過200家汽車品牌4S店參與了今年的“五一”汽車促銷活動,各4S店的平均到店客流比去年“五一”同比上升5%,環比大幅增長一倍以上,客戶購車線索量同比上升15%左右,環比大幅上升1.2倍。
來自上汽集團的最新數據也顯示,4月集團完成銷售43.3萬輛,同比增長0.5%,其中國內零售完成41.3萬輛,同比增長1.3%——經歷疫情的“超高壓”后,汽車銷售由負轉正,迎來了難得的正增長。
不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蔣煒教授表示,接下來,還“應進一步簡化線上購車涉及的上牌、貸款等流程,盡可能為線上購車提供便利。”他認為,從中期來看,刺激汽車消費還需要更多的積極措施,通過一定程度上調節限購、降稅減費等方式提振居民的汽車消費意愿。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賈鳴鏑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