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來,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估值服務,通過成立專業評估團隊和采取創新評估方法,提供專利價值分析與估值、知識產權金融(質押融資、證券化)等綜合服務,在提升估值水平、優化估值結構方面取得成績,在深圳發行了首單疫情防控專項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有效推進了廣東知識產權金融事業發展。
成立專業團隊,提升估值水平
該中心成立于2018年10月,同年12月18日正式掛牌,兼具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廣州商標審查協作中心職能,并整合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與發展中心(廣東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等單位職能,主要開展快速預審、快速維權、司法鑒定、商標審查、高價值專利培育、運用促進、資源開發、交流合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知識產權評估能夠深入了解創新主體知識產權資產狀況。當企業或者其他專利權人想要通過專利質押和證券化等進行融資或者進行許可、轉讓獲取收益時,專業的專利評估意見十分重要。”該中心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運用促進等離不開知識產權評估工作。
該中心于2019年成立專業服務團隊,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估值業務,專門從事知識產權第三方估值業務及價值分析評價、估值發布和提供知識產權金融及轉化綜合服務。
“通過開展專利價值分析評價研究工作,可以為政府遴選高價值專利、全面掌握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供信息參考,為高校、科研機構重大項目專利價值評估等提供服務,為企業及個人的知識產權評估提供依據,從而促進專利交易、許可、訴訟、質押融資、證券化等相關業務。”該業務負責人說。
創新估值方法,優化估值結構
據該中心介紹,在專利價值分析與估值中,專利評估準確是實施專利估值的必然要求,采取合適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對專利估值結果至關重要。為提高專利估值的準確性,保護中心創新性地使用了產業法等專利價值評估新方法,同時結合原有的評估方法進行輔助修正。目前,專利價值分析與估值已成為該中心的重點業務之一。
該中心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2019年,該中心負責《2018年廣東省發明專利估值研究報告》研究,期間,以2018年廣東省發明專利為估值樣本,該中心放棄了成本法、市場法等傳統的專利估值方法,而是從專利估值總體狀況、區間分布、國民經濟行業中的分布狀況、區域分布狀況、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狀況等角度進行了全方面的評估與解讀,運用產業法等評估方法,建立更為科學有效的專利價值估值模型,優化估值結構,產生更為準確的估值效果。
此外,該中心指導的“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知識產權1期資產支持計劃(疫情防控)”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已于2020年3月25日在深圳發行。據悉,這是深圳首單疫情防控專項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發行規模達3.2億元,不僅促進了知識產權證券化事業發展,更解決了受疫情影響的企業融資難問題,提振了當前疫情影響下民營企業的經營信心。
“下一步,保護中心將著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圍繞創新知識產權金融產品為主線,通過共享信息,促進知識產權與金融的資源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聚集,進一步搭建和完善知識產權與金融結合的服務體系。”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正對2019年廣東省授權的約30多萬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開展價值研究工作。(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