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局日前下發通知,所有影院暫不復業,已開展復業進程的多地影院再次停業。有分析稱,除疫情防控考慮外,消費者觀影信心不佳也是影院再次關門的原因。本周一,中證影視主題指數大跌4.6%。昨日,影視股再度走弱。3月下旬由復工消息帶來的影院股票漲幅已悉數回吐。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此前各地影院復工系經地方政府部門同意,疫情嚴重程度較低的地區復工希望相對較大。據公開消息,此前影院已復工的地區包括新疆、內蒙古、甘肅、上海、江蘇、四川等。廣東省內的揭陽市、云浮市等疫情低風險地區的部分商業服務場所也獲準開放。
但全影院復工后,消費者卻并不“買賬”。貓眼專業版顯示,3月20日電影院復工首日,全國總票房僅1.6萬元。3月20日至3月27日,全國有票房數據錄入的影院由25家上升至134家,日票房也增加至3月27日的7.9萬元,但每日的場均人次均為1人,平均票價也由28元大幅降至18元。廣州的影院未錄得票房收入。
與極低的票房收入相比,影院的疫情防控成本顯得十分高昂。北京市電影局和上海市電影放映協會分別要求當地影院復工后公共區域每天消毒不少于8次和5次。若請專業消殺團隊作業,一平方米消殺的花費在3元以上。
消費者觀影需求未反彈成為影院復工一大障礙。在新浪娛樂發起的一項投票中,近八成的網友表示近期還不會去電影院觀影。金逸珠江院線總經理助理謝世明向記者表示,目前影院可上映的影片主要是《龍貓》《流浪地球》等票房收入上億元的復映片,影片有一定號召力,但影院真正步入正軌還要看觀眾觀影信心恢復情況和新片上映時間。
昨日,橫店影視收跌3.48%,上海電影收跌1.73%,金逸影視收跌5.55%。燈塔研究院預測,5月份國內電影市場將逐漸恢復,消費者觀影頻率將有提升,但電影市場報復性增長或難以出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