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數據中心、特高壓等七大“新基建”正在成為經濟的新發力點。那么,特高壓為何此時被列入七大“新基建”?2020年內待核準的7條特高壓線路會帶來多大投資空間?產業鏈條將如何受益?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曾韜為您解讀。
特高壓投資全年整體規模或高達5411億元
為何選擇此時將特高壓納入需要發力的七大“新基建”?曾韜認為,疫情過后,全社會用電會迎來回補,包括5G基站、大數據中心和新能源車充電樁等新基建都是耗電大戶,亟需特高壓保障電力供應。另外,特高壓工程投資大、鏈條長(包括電源、發電端、特高壓設備、用能耗電裝備等等),帶動就業拉動經濟立竿見影。曾韜說,全年特高壓項目投資規模共1811億元,可帶來新增社會投資3600億元,整體總規模大概5411億元。以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為例,可增加就業崗位7000多個。
“5交2直”工程動態投資將超900億元其中核心設備換流變壓器占比最高
曾韜說,國家電網2020年內核準的“5交2直”工程動態總投資將超900億元。其中的核心設備投資,“5交”約90億元,“2直”約170億元。
特高壓直流工程核心設備如下:
換流閥
換流變電站
GIS組合電器:投資占比17%
直流控制保護系統
換流變壓器:投資占比最高,64%左右
核心設備基本全部國產化供應商明后年會迎來業績兌現高峰期
曾韜說,目前特高壓工程涉及的核心設備基本已全部國產化,并且市場份額比較集中,核心設備供應商市場占比如下:
換流閥:國電南瑞、許繼電氣、中國西電(93%市場份額)
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國電南瑞和許繼電氣(唯一的兩家供應商)
GIS:平高電氣、中國西電(中標份額超過60%)
由于特高壓工程建設周期一般為兩到三年,“5交2直”工程會拉動的這些公司業績并不會在今年體現,明后年才會進入業績核算的高峰狀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