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綜合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圖片來源:文中報告。
19日,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高質量發展成效初顯,2019年全國軟件業綜合發展指數為128.9,比上年上升8.6個分值,高出近四年平均上升幅度1.4個分值。
其中,技術創新指數與發展環境指數提升顯著,對指數拉動作用突出,顯示軟件業正在轉向依靠技術創新驅動的新階段,關鍵軟件供給不斷實現新突破;人才吸引力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環境優化;軟件融合應用持續深化,服務化、平臺化趨勢明顯,是引領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報告認為,總體來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新技術的突破給軟件業發展帶來重要機遇。中國國經濟當前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用更高效率提供更具高附加值的生產和服務是各行業努力的方向,信息技術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和先導力量。
隨著5G商用落地,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加速,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將促進更多綜合性新應用的演變,賦予軟件業發展更多動能,也為軟件業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同時,報告指出,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軟件業自身發展面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其中包括核心關鍵技術缺乏,操作系統等技術長期受制于人,工業基礎軟件和工業設計軟件幾乎被國外產品壟斷;缺乏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國際市場占有率較低;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突出,高端型人才、專業復合型人才緊缺等。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報告指出,要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指導產業發展,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競爭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增強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建設水平,持續從以下方面推動軟件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扎實推動軟件業的重大工程和行動計劃落地,鼓勵軟件企業加大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盡快破解關鍵核心技術貿易壁壘,解決軟件業發展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問題。
二是推動產業國際合作,提高國際化水平。加強與國際組織、標準機構和跨國企業之間在軟件業技術、標準、人才等方面的高質量合作,培育一批創新能力突出、國際化水平較高的龍頭企業。
三是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對高端軟件人才、融合型軟件人才、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師等的培養,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突破產業發展高端型人才、專業復合型人才緊缺的瓶頸。
四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快對數據安全標準、數據使用權、所有權的立法,消除企業對上云和大數據服務安全的顧慮。健全軟件業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軟件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和措施的執行力度,為軟件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完)(記者 吳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