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批復,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發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日前正式業務化運行。
該預報系統歷時6年研發,以國際先進的數值模式NEMO為動力核心,耦合了海冰模式,水平網格分辨率優于10公里,垂直方向共75層。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以數據收集系統為根基、集合同化系統為主干、預報系統為分支、產品制作系統為終端的綜合集成數值預報系統,形成了數據收集、資料同化、數值預報和產品分發四大子系統分布式松耦合的樹型運維架構。
預報系統可提供三維逐時海洋溫度、鹽度、海表面動力高度、海流、海冰密集度等十余種海洋數值預報產品,預報時效為7天。新系統較預報中心原有全球預報系統優勢明顯,海表溫度、海面動力高度、溫鹽剖面等產品預報精度提升30%以上。
據稱,新系統投入業務化運行,大幅提升了中國全球海洋環境預報服務能力,將在海上軍事保障、遠洋航運、遠洋漁業、深海資源開發、大洋科考等諸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中國海洋強國戰略實施和落實“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是中國從事海洋環境和海洋災害預報警報、科學研究和咨詢服務的國家級權威機構。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家海洋戰略需求,預報中心2013年10月發布了第一代全球海洋環流數值預報系統,該系統分辨率為25公里。
隨著全球國際化進程加速,中國提出海洋強國戰略,對預報系統分辨率和預報精度要求也與日俱增,全球海洋動力環境預報作為精細化預報的基礎地位凸顯,高效、高準確度的海洋預報成為海上作業的重要保障,因此預報中心在第一代系統發布后即開展了新一代預報系統的調研工作,2016年完成新一代高分辨率全球海洋環流數值預報系統,并于2016年9月起試運行。(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