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公網報道,近日,比利時哈瑟特大學一研究團隊公布新研究稱,通常由汽車尾氣和燃煤發電廠排放的黑碳粒子,能夠從母親的肺部轉移到胎盤,且可以在胎盤中累積,甚至還與胎兒有直接接觸,由此證明空氣污染影響胎兒健康。
據報道,研究團隊檢測了28名女性的胎盤,包括23個足月胎盤和5個早產胎盤。研究結果發現,其中10名暴露于較高水平黑碳粒子(平均每立方米2.42微克)的女性,相比其他10名接觸黑碳粒子水平較低(平均每立方米0.63微克)的女性,胎盤中的黑碳粒子更多。
研究人員表示,受空氣污染影響更多的女性,胎盤中的黑碳粒子濃度較高。
此外,研究人員還在胎盤內向一側發現黑碳粒子,證實其與發育中的胎兒有直接接觸。
報道指出,空氣污染一直被認為對胎兒健康有潛在毀滅性影響,最大風險是導致嬰兒出生時體重偏低,從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哮喘、中風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然而,污染物通過何種方式威脅新生兒健康,卻長期困擾著研究人員。
此次研究表明,黑碳粒子能夠從母親的肺部轉移到胎盤,且可以在胎盤中累積。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薩蒙德表示,黑碳粒子可能導致胎盤功能不佳,這也由此可以解釋,空氣污染為什么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不過,沒有證據表明黑碳粒子也進入了胎兒體內,他暗示胎盤有可能成為有毒顆粒的屏障。
據報道,這項研究于17日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