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副司長倪文進30日在北京透露,截至目前,中國灌溉面積達到11.1億畝(7400萬公頃),居世界第一,其中耕地灌溉面積10.2億畝(6800萬公頃),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50.3%。
資料圖:農民用水車灌溉稻田。朱孝榮 攝
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主辦,國家節水灌溉北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的“一帶一路”灌溉排水發展與科技創新論壇當天舉行,倪文進在致辭時作如上表示。
灌溉排水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命脈、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倪文進說,截至目前,中國已建成大型灌區459處,中型灌區7300多處。全國共有以灌溉為主的規模以上泵站9.2萬座,灌溉機電井496萬眼,固定灌溉排水泵站43.4萬處,除澇面積達3.57億畝(2382萬公頃)。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灌排工程體系,夯實了糧食生產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灌排事業發展也積累了大量可借鑒的有益經驗。倪文進介紹,近年來中國政府制定了全國現代灌溉發展規劃、節水灌溉發展規劃等,因地制宜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組織實施了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工程。
截至目前,中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5.14億畝(3427萬公頃),占灌溉面積比重達46.3%,其中微灌面積9425萬畝(628萬公頃),居世界第一;近30年來,灌溉面積增加了3億多畝(2000萬公頃),全國農業用水總量基本未增加,發展節水灌溉有效保障了國家糧食穩產增產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水利部已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60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或備忘錄。
“中國在解決自身水問題的同時積累了豐富經驗,可以和‘一帶一路’國家共同探索解決水問題。”倪文進希望,與會各方圍繞糧食安全與灌溉排水發展加強統籌協調,把有限資源整合好、利用好,加強相關技術合作、經驗交流與科技創新,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灌排發展水平。(完)(記者 王恩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