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副行長朱鶴新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中國已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征信系統。目前征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
朱鶴新表示,中國未來將以高水平開放切實增加征信市場化有效供給。
近年來,中國央行聯合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企業征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的政策規定和監管要求。政策出臺后,外資企業征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加快進入中國市場,包括美國鄧白氏、英國益博睿等國際企業征信巨頭在華設立子公司。美國標普、惠譽、穆迪三大評級機構也分別在北京注冊獨資法人評級機構。
朱鶴新表示,擴大征信業對外開放,鼓勵具有特色和專長外資企業征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進入國內市場,引進國外先進的征信技術、業務模式和管理經驗,這有利于促進形成內外資良性競爭、合作共贏的市場格局,同時也有利于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市場競爭體系,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我們的開放一如既往,開放的大門永遠敞開,包括征信業務。”
中國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也強調,中國企業征信市場和信用評級市場已經對外資開放,外資和內資在監管標準上是一致的,而且在開展哪些業務、服務對象、客戶選擇上完全尊重商業選擇,沒有區別。(完)(記者 魏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