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名酒市場方興日盛,知名酒企逐漸呈現出強勢復蘇態勢,作為酒行業整體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酒業流通市場也迎來了新一輪加速成長期。在此背景下,酒業流通第一股華致酒行連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致酒行”)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份“成績單”。
根據華致酒行披露的最新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華致酒行實現營收27.21億元,同比增長13.06%;凈利2.25億元,同比增長10.94%。酒類業務仍然是華致酒行最主要的業務,占比高達99.89%。其中,白酒占比最高,為93.8%,營收為25.52億元,超華致酒行去年全年營收。北京商報記者就年報相關問題和后續經營計劃等采訪華致酒行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一切以公告披露信息為準。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越來越多消費者更加看重白酒品牌和口感,對優質白酒的需求量也不斷攀升。在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白酒銷售也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華致酒行披露的年報中,茅臺、五糧液、荷花酒等優質系列產品銷售情況較為良好。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全渠道營銷網絡體系建設和新零售試水的展開,在酒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中,酒類流通頭部企業將會更受市場青睞。
華致酒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與其他連鎖企業對產品品類的單一關注不同,未來,華致酒行更多還是會聚焦在如何與上游酒企共同延伸挖掘市場需求,以進一步靠近名酒。
資深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與酒企的頭部效應相同,近年來,優勢流通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也在逐步提高。“事實上,不僅華致酒行,其他一些市場份額占比高的大商都在增長,市場整體是向好的。”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確切地說,華致酒行這類流通企業并不是很容易實現增長的,但是華致酒行由于本身線下連鎖起家,上市之后整體品牌勢能又進一步增強,供應鏈溢價能力也隨之增強,同時,受資本親睞,資金得到保障,且庫存充裕,故而促進公司經營業績實現了上漲”。
蔡學飛進一步解釋道,流通型企業現階段更多的是追求渠道的議價與規模的擴張。在資本加持下,中國整體酒企擠壓式增長下,華致酒行本身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渠道等優勢,且體量較大,未來仍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中國酒業流通市場不斷整合優化的過程中,部分地方酒商,尤其是中小經銷商和夫妻煙酒店生存環境不容樂觀。同時,無品牌、無貨源、無客源、無經驗等也成為終端突圍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晉育鋒看來,與其他酒業流通企業相比,華致酒行的優勢在于連鎖化終端運營與發展,使其可以直面更多顧客。另外,華致酒行還進行了數字化與信息系統的建設,沉淀、挖掘、整理與分析顧客大數據,進一步深挖顧客需求,有利于持續進行資源積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