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發布了一則《關于做好科創板市價訂單申報模式調整相關技術準備的通知》。
通知顯示,在征求市場意見的基礎上,上交所擬在科創板的市價申報訂單中使用價格保護措施(簡稱保護限價),市場參與各方須在2019年4月22日之前做好相關技術準備,上交所和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將組織全天候測試。
什么是保護限價?使用保護限價之后,科創板的交易會有什么特殊之處?
據悉,設置保護限價之后,科創板股票交易系統在處理市價申報時,買入申報的成交價格和轉限價的價格不高于保護限價,賣出申報的成交價格和轉限價的價格則不低于保護限價。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確表示,保護限價是計劃在科創板的市價申報訂單中使用,而不涉及其他類型的申報。
此外,上交所在通知中透露,將另行發布相關業務指引。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相關業務規則后發現,科創板的競價交易規則與現行主板市場有很大不同。
在市價申報類型上,主板市場要求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余撤銷申報,或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余轉限價申報。
而科創板的競價交易規則中,新增了本方最優價格申報,以及對手方最優價格申報。
所謂本方最優價格申報,即該申報以其進入交易主機時,集中申報簿中本方最優報價為其申報價格。相應的,對手方最優價格申報,即該申報以其進入交易主機時,集中申報簿中對手方最優報價為其申報價格。
舉例來說,如果交易者是要買入股票,那么本方就是買方,提交本方最優價格買入申報之后,就會按照優先順序以買方最優價格進行成交。
除上述兩項新增改革內容之外,科創板還增加了一類競價交易方式——盤后固定價格交易。
即,在每個交易日收盤之后的15時05分到15時30分期間,以當日收盤價進行交易。
在規則發布之時的媒體通氣會上,上交所相關負責人曾介紹,這樣設置的目的之一,是旨在減少一些機構投資者為了以接近收盤價的價格進行交易,而蜂擁進入尾盤時段,導致尾盤價格波動太大。
而保護限價的使用,顯然能夠將交易者的成本進行有效限定和控制。因此,在4月11日發出的《通知》中,上交所表示,對引入保護限價措施,是為使證券公司更方便地做好科創板市價訂單的資金前端控制,也為了更有利投資者使用市價訂單時控制交易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