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首批9家獲上交所受理的科創板申報企業名單揭曉,私募基金認為,科技板塊和優質科技公司估值提升值得期待,不過投資者需提防過分炒作的風險。
關注度再度升溫
相聚資本研究部副總經理余曉暢表示,目前受理的9家企業集中在半導體、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生物等新興行業。其中三家半導體企業和艦芯片、寧波容百、晶晨半導體收入均超20億元,科前生物的凈利潤近4億元,均是行業內的龍頭公司,在成長性方面也表現突出,其中有5家公司的收入增速超過50%,5家公司實現了凈利潤的數倍增長。
星石投資表示,3月22日,第一批被上交所受理的科創板企業名單公布。這意味著最晚到10月,最快或在6月,第一批企業將正式上市交易,想參與科創板的資金即可“上陣”(受理后的審核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
北京一家私募表示,隨著科創板首批受理名單的公布,科創板的關注度也將逐步升溫。“A股的受益主線有三條:第一,與科創板公司上市業務直接相關的券商;第二,與科創板公司有股權關系或者業務關聯的A股影子股;第三,具備關鍵核心技術的A股科技股。科創板的推出對A股的核心影響就在于帶動科技股的估值提升,特別是具備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股。”
估值方法差異大
針對科創板加速推進對A股的影響,多家私募基金表示,會關注相關“影子股”的投資機會,更加看重的是科技板塊和優質科技公司的估值提升。
估值方面,星石投資表示,一是看企業類型是單業務還是多業務。對于多數公司來說,都只經營同一種業務,可以用一種估值方法對其企業整體價值進行評估;而對于多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在估值的時候,需要對不同的業務類型進行拆分,分部分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最后將各部分的估值加總。二是關注企業的生命周期。企業一般會經歷初創、成長、成熟以及衰退等四個時期,不同時期的估值方法不同。三是關注行業。由于科創企業大多屬于新興行業,行業不同,估值方法的選擇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某私募基金總經理指出,考慮到未來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很多都處在未盈利階段,從長期投資角度看,投資科創板企業風險更高。因此,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企業,篩選出真正優質的標的,并做出合理的估值。另一方面,對于看重的企業,如果因為市場短期炒作估值過高,也絕不參與,寧可用半年、一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去等待估值回落到合理區間。當然,如果估值降到合理區間,則會果斷出手。此外,余曉暢也提醒投資者提防過分炒作的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