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占據(jù)印度市場半壁江山之后,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歐洲市場的份額也出現(xiàn)了較大升幅。
根據(jù)市場研究機構(gòu)Canalys在2月14日發(fā)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最新報告,華為與小米兩個品牌同期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總計達到1670萬臺,分別占據(jù)歐洲市場份額的23.6%和6%,比去年同期的14.8%和3.6%分別出現(xiàn)了大幅度的上升。
2018年全年,中國品牌手機在歐洲市場所占份額總計超過32%,在2017年則為24%。
Canalys的分析認為,中國手機品牌在歐洲取得更多份額的原因有兩個:1.中國品牌手機在美國市場因各種原因遭遇挫折,因此加大了在歐洲市場的投入;2. 中國品牌手機引入的價格策略,使其在競爭中有較大的優(yōu)勢。
2018年間,價格位于200-350美元的手機出貨量增加了20%。Canalys認為,小米品牌在這一市場變化中獲益。
小米在2017年下半年進入西歐市場,在西歐的西班牙、英國、意大利和法國都開設(shè)了小米線下商店。此前小米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均有業(yè)務(wù)。
華為的增長來自重建后高效的營銷網(wǎng)絡(luò)。其高端產(chǎn)品的出色表現(xiàn)為它的市場份額增長做出了貢獻。
華為和小米的市場增長是在歐洲手機市場整體陷入衰退下獲得的。2018年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整體下降了4%。西歐國家手機出貨量整體下降8%,為歐洲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區(qū)。
但是中東歐手機市場出貨量在2018年維持了5%的上升幅度。小米在烏克蘭市場份額占據(jù)第一,這實際上提升了小米在全歐的市場份額。
“其余品牌”的市場份額大幅萎縮,顯示歐洲手機市場進入寡頭競爭時代
在這一情況影響下,雖然三星和蘋果仍舊維持歐洲第一和第二大手機品牌市場份額,但其出貨量下跌幅度大幅超過全歐整體跌幅在2018Q1進入全歐出貨量第五名的諾基亞(HMD Global)同比出貨量跌18.3%。
各大手機品牌市場份額在這場存量之爭中,正在被中國品牌蠶食。
Canalys預(yù)測,在2019年,中國手機品牌在歐洲份額將會繼續(xù)上升。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