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組織調整之后,剛剛受命兼任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的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劍鋒將“第一把火”燒向了IPv6。他昨日宣布,阿里巴巴已全面應用下一代互聯網連接協議(簡稱“IPv6”)。與此同時,包括三大運營商、終端在內的產業各界也在積極推進IPv6落地。業界預計,在阿里等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下,從“端”到“路”的上下游聯動有望加速我國IPv6產業的規模部署。
面對有效IP地址的枯竭耗盡,IPv6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甚至有能力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地址,這也是物聯網IoT能否實現的基礎。阿里從2017年開始投入IPv6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今年5月,工信部發布關于貫徹落實《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的通知,打響了全行業推進IPv6落地的發令槍。
事實上,今年“雙11”期間已經有數千萬淘寶APP用戶通過IPv6網絡參與其中,這也是IPv6技術在國內首次大規模應用。記者從阿里方面了解到,在運營商的協助支持下,阿里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支持IPv6的技術部署及優化方案,截至2018年12月,已為超2000萬用戶提供IPv6服務。“我們基本完成了阿里巴巴集團內部系統的IPv6化。”張劍鋒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3至5年內完成IPv6生態建設。”據介紹,淘寶、天貓、優酷以及高德地圖等多個用戶過億的應用均已實現IPv6技術改造。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認為,這是一個特別利好的產業信號。他告訴記者,下一代互聯網的部署是關乎各個環節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國家政策推動,更需要產業與市場驅動,所以當前我國IPv6規模部署最重要的是激發產業主動性。
按照《行動計劃》要求,到2018年末,超大型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排名前5位的內容分發網絡(CDN)、排名前10的云服務平臺50%的云產品必須支持IPv6,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億,在互聯網用戶中的占比不低于20%。
距離這一節點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產業各界已經在沖刺。網絡基礎設施方面,中國電信日前宣布,將在2018年底完成基礎網絡全面支持IPv6。此外,IDC按照國家要求升級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的占比超過90%。中國移動的全部骨干網及LTE網絡已完成改造,并開啟了IPv6承載功能,改造的IPv6網絡已經覆蓋6.7億用戶。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劉郁林昨日表示:“IPv6是互聯網演進的必然趨勢,阿里巴巴的率先推進具有積極的行業示范意義和生態帶動作用,希望阿里巴巴能夠引導更多用戶和流量向IPv6遷移,為我國IPv6規模部署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