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的科技創新券可以在上海實現“消費”兌現。12月1日,福立旺精密機電(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首張昆山與上海實現通用通兌的科技創新券,公司董事長許惠鈞表示,“有了創新券,將為企業在產品研發、檢測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科技創新券是由政府提供資金補貼,企業運用創新券向高校、科研院所購買研發設計、檢測測試、技術升級等方面科研服務,而收取創新券的單位可憑券到指定部門兌現。創新券既可以幫助企業解決研發瓶頸,降低研發成本,又提高了高校和研究院所高端實驗室和昂貴的科研設備的利用率。國內許多城市均已實施推行,但鑒于行政區域和財稅結算的限制,各地的創新券多僅限于本地使用。
昆山市科技局副局長熊偉介紹,為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最大發揮創新券的作用,今年年初,昆山市科技局、財政局與上海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通過多次溝通洽談,聯合打造昆山-上海科技創新券綜合服務平臺,有效對接兩地的科技創新資源,率先實現兩地創新券跨區域使用、兌現。從即日起,昆山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海市科技創新券綜合服務平臺,與在滬資質良好、服務優良的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的科研合作,均可享創新券異地兌付服務。
眾所周知,長三角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居全國前列,已形成創新引領示范作用顯著的城市群。具備良好科技發展基礎的長三角,若要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經濟帶,唯有形成合力。上海交大蘇州校友會副會長劉耀東認為,科技創新券跨區域兌現,是對區域協同發展路徑的有益探索,將有助于長三角地區優勢互補,助推區域間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也將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帶來契機,小微企業和初創型企業更能從中獲益。
從“星期日工程師”到大型科學儀器設施的信息共享,再到打破行政壁壘,資源共享,實現科技創新券異地結算,長三角科技創新合作日趨緊密。江浙滬皖積極探索創新券的“通用通兌”,推動科技資源、科技服務邁向互通互聯、合作共享。據悉,上海在科創中心建設過程中,約七成的技術轉移流向江浙皖三省,上海還布局了近30個國際技術轉移渠道,向長三角開放共享。
目前,昆山-上海科技創新券以購買科技服務作為主要服務內容,將上海市正在實施的成果(專利)管理、競爭情報分析、技術評價、概念驗證、成果熟化、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需求深度挖掘八大項十八細項的支持內容全部納入昆山創新券的支持范疇,此后,還將根據滬昆兩地產業實際拓展服務內容。(完)(黃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