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關員和港區人員向拖車司機介紹無人卡口。供圖
日前,記者從福州海關獲悉,近日,福州海關物流監控輔助系統、散貨物流監管系統、進出境空箱管理系統陸續上線運行,這標志著福州關區物流領域智慧監管體系基本建成。
記者了解到,通過物流監控輔助系統,福州海關將每票貨物的放行信息實時推送給港區、堆場等監管作業場所經營人,由港區決定貨物是否符合提貨條件,每票報關單平均提速2.5分鐘,今年累計為企業節省1.2萬小時,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激發市場活力。
此外,企業通過物流監控輔助系統,點擊鼠標即可辦理貨物移場申請、國際轉運等業務,將群眾“前臺跑腿”轉變為數據“后臺跑路”,實現業務辦理“一趟不用跑”。
據介紹,福州關區85%的貨運量為散貨進出口。針對大宗散貨體量大、裝卸久、流向不明的監管難點,福州海關運用散貨物流監管系統,依托實時監控皮帶裝卸設備和視頻監控設備,以機器替代人工24小時不間斷采集皮帶秤重量數據,收集大宗散貨的申報、裝卸、轉運全過程物流信息和艙單、報關單數據,打通物流數據與申報信息間壁壘,形成大宗散貨物流底賬,實現海關監管“耳聰目明”。
車輛過卡自動檢測自動驗放。供圖
在福州關區,每年有超過60萬標箱的空集裝箱進境裝貨后出口,進境空箱的周轉效率直接影響外貿運行的整體情況。福州海關介紹,以往進境空箱到港后需經過報關單申報、審單、查驗、放行等環節,手續繁雜,平均耗時1.5天。
通過開發空箱管理系統,福州海關實現監管創新。空箱到港前,系統可自動預訂艙單數據;卸船后,系統實時抽取空箱下達布控指令,港區即可將被布控的空箱運輸至待查驗區,避免翻箱、吊柜作業,每柜為企業節省費用150元,縮短作業時間1天,未布控空箱可立即提離港區,實現了到港“零等待”。
同時,為確保“無疏漏”,福州海關對港區卡口的空箱通道在全國范圍率先配備空箱自動檢測儀。該空箱檢測儀是利用聲波共振、混響、脈沖透射衰減原理,判定集裝箱是否為空的專業設備,具有檢測快速、無輻射、抗干擾等特點。
福州海關表示,通過以上信息化系統“三箭齊發”,福州海關將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簡化通關流程,全面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完) (葉秋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