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雙創指數。 杜燕 攝
2017年,北京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下簡稱雙創)整體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雙創綜合指數為111.4,較2016年提高11.4個點。其中雙創資本市場活躍,2017年天使投資和VC/PC投資額為4868億元,較上年增長95.2%。
14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2017年度北京市雙創統計監測報告。該報告由北京市統計局聯合北京市科委研究建立雙創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圍繞雙創環境、資源、活力、成效四個方面開展統計監測工作。
雙創整體發展水平提升
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雙創整體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雙創綜合指數為111.4,較2016年提高11.4個點。其中,雙創資源指數達到121.2,在各項分指數中提升最快。雙創成效指數為119.3,提升幅度位居第二位。雙創環境指數為103.5,雙創活力指數為101.5。各項指數均較上年提高,表明北京市雙創深入推進和水平持續提升。
雙創資源更為充分
2017年,雙創資源指數大幅提升,較2016年提高21.2個點。北京市在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資源方面為創業者提供更為充分的條件。
數據顯示,北京市雙創資本市場活躍,2017年,天使投資和VC/PC投資額為4868億元,較上年增長95.2%。
技術資源豐富,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5件,較上年增長23.2%,技術市場合同成交總額4485.3億元,占全國的33.4%,比重較上年提高13.8個百分點。萬名研發人員技術合同成交額112.9億元,較上年增長6.8%。
中小微企業融資條件更加寬松,2017年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達到41%,較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創新創業更富有活力
2017年,北京市雙創活力指數為101.5,較上年提高1.5個點。36氪大數據分析顯示,2017年12月最后一周,北京市創新創業指數為686,較上年同期提高9.6個點,指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創業企業、融資、就業、技術成果、服務平臺、政府基金等方面均居全國首位。
2017年,眾創空間在孵初創企業和團隊來源呈多元化,其中大學生創業、留學歸國創業、科技人員創業、大企業高管離職創業、連續創業項目占在孵項目的87.7%。
中關村作為北京市乃至全國創新創業活動的核心領域之一,雙創活力不斷迸發。中關村企業法人中“80后”“90后”創業者占比超過半數,創業者年輕化成為趨勢。中關村規模以下企業中開展科技活動的比例達到53%,比重較上年提高9.3個百分點。
雙創服務關注“硬科技”
北京市雙創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能力持續增強。2017年,雙創服務機構超過400家。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150余家,大學科技園30家,眾創空間近300家。服務企業和團隊共計7.47萬家。2017年,科技企業孵化器承擔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1069項。眾創空間開展創新創業活動10770場次,當年享受服務的初創企業達3.1萬家。
2017年,北京市雙創服務更加偏重“硬科技”,主要聚焦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高精尖”領域,雙創服務平臺孵化服務“硬科技”項目4500余項。
雙創成效彰顯
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雙創成效指數為119.3,較上年提高19.3個點。
從雙創成效看,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培育壯大。2017年全市小微企業專利申請量1.7萬件,較上年增長18.4%。
北京市新經濟實現增加值9085.6億元,按現價計算較上年增長9.8%,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4%。
中關村示范區先行先試、深化改革釋放強大動能。中關村國家自主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利潤增長15.8%。中關村獨角獸企業達到70個,較上年增長7.7%。(完)(記者 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