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回購30億美元WeWork股票的計劃將讓少數投資者成為主要受益者。這筆交易目前有破裂的風險。
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作為定于下周完成的協議的一部分,其中21億美元的股票回購收益將流向五名投資者。由于涉及私人信息,這名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這位知情人士說,從成立伊始就支持WeWork的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正在尋求出售價值高達6億美元的股票。這一數字使Benchmark僅次于WeWork的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諾伊曼有權在這筆交易中出售高達9.7億美元的股份。
Benchmark和諾伊曼的代表沒有立即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WeWork拒絕置評。
WeWork母公司We Co.的最大投資者軟銀曾威脅要退出這筆交易,而且該交易的收益不會流向WeWork,而是流向其機構投資者和其他股東。不過,如果交易失敗,這將對該公司產生負面影響,該公司將無法從軟銀獲得 11億美元的有限擔保債券。
這位知情人士說,除了諾伊曼和Benchmark外,這筆交易中其他優先出售股票的公司還包括WeWork投資者普信集團(T. Rowe Price Group Inc.)、WeWork前首席財務官阿里爾-泰格(Ariel Tiger)——他曾與諾伊曼一起在以色列軍隊服役,以及另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普信集團的發言人拒絕置評。泰格沒有立即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軟銀發言人在聲明中稱,“作為最大的股東,軟銀仍在全力確保WeWork的成功,并對公司過去六個月取得的巨大進步感到自豪。”
軟銀的股票回購計劃原定于4月1日結束,但這家日本企業集團表示,它沒有義務完成這項回購計劃。軟銀表示,根據最初協議的條款,如果某些條件不被滿足,它可能會退出收購要約,例如政府機構對WeWork懸而未決的調查就是其中一個條件。兩名WeWork董事會成員對這一說法提出了異議。
軟銀在去年10月份同意了對WeWork的資金救援方案,當時該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剛剛戲劇性地失敗。軟銀表示,它已經向WeWork提供了134億美元救援資金,其中包括自去年10月以來的50億美元營運資金,而且正在履行協議中規定的義務。
由WeWork董事會成員組成的一個特別委員會表示,如果軟銀不履約回購股票,那么它就會考慮采取包括法律行動在內的各種選擇。該委員會有兩名成員:Benchmark的布魯斯-鄧利維(Bruce Dunlevie)和獨立董事盧-法蘭克福(Lew Frankfort)。該委員會的一名代表拒絕置評。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在這筆交易中,其他計劃向軟銀出售大量WeWork股票的投資者包括摩根大通、高盛集團、杰富瑞(Jefferies)和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摩根大通和富達的發言人均拒絕置評。其他投資者的代表沒有立即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軟銀表示,股票回購所得的不到10%將流向WeWork員工。由于許多員工重新定價了他們的股票期權,因此不屬于這一階段回購計劃的一部分。(騰訊科技審校/樂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