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籌款活動的同時,「Snapask」表示將在新加坡開設其地區總部,以服務于不斷增長的客戶群,并將專注于開發分析產品,以推廣用于視頻學習的自主學習技術和內容。
「Snapask」創立于2015年,公司瞄準10-18歲學生用戶,以線上1對1提問為切入點,為學生提供20分鐘左右的直播解答,問題內容經學生拍照上傳后經過系統匹配,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老師。公司還研發了課程內容,作為會員權限提供,希望成為品類全面的線上家教公司。目前「Snapask」在東南亞,香港,新加坡和日韓市場均有涉足,選擇本地教師團隊突破語言和本地化的障礙。
東南亞市場是公司比較重要的戰略要地。由于市場成熟度較低,線上教育的格局尚未形成,頭部玩家尚不明顯,相較成熟的日韓教培市場來說,在獲客成本上更具優勢;且由于東南亞市場規模較大,當品牌優勢和規模效應建立起來,企業的營收會有明顯提升。
「Snapask」認為跨區域線上教育產品的運營壁壘不在于技術本身,最關鍵的仍然是教材和老師的本地化。在剛進入一個市場時,公司會采用補貼的方式留住優秀的師資,同時采用口碑營銷迅速發展規模,當付費用戶達到1000-1500人的規模就可以減少補貼的力度,此時教師不依賴平臺補貼也可以實現可觀的收入。「Snapask」會使用本地團隊為老師聘請和學生獲客提供建議。
在中國市場,拍照搜題領域有小猿搜題,阿凡題,作業幫等明星公司在競爭多年。其中阿凡題app也提供了真人教師直播答疑的功能,從小學覆蓋至高三年齡段,課程內容包括所在年級全部的考試科目,用戶通過購買答疑時長向平臺付費,小學初中高中最低平均輔導費用分別為1.2元/分鐘,1.3元/分鐘和1.4元/分鐘。
公司CEO Timothy Yu認為,教培市場需要多樣的產品來滿足不同的需求。一家公司沒有辦法滿足全部學生,每位老師的風格不同,即使講授的內容相似,一個能讓市場上全部消費者滿意的產品也不會存在,因此多元化會是市場的主旋律。「Snapask」的線上答疑模式在市場上是比較新的,在K12市場里會有自己的空間。
目前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用戶對答題包或會員的付費,平臺目前擁有300萬注冊用戶,東南亞市場已經開始盈利。成本上,「Snapask」最大支出來自教師薪酬,Timothy表示50%的學生付費都會返利給老師,扣除運營成本之后平臺凈利只占到兩成,“優秀的老師是能夠幫助學生成長得更快,我們也希望他們有更好的收入。”
在談及未來規劃時,Timothy說“ 我們的公司文化是始終牢記長期可持續發展,而不是追求不切實際的過度增長。 我們將繼續在產品和內容上進行投資,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重點是促進自主學習和創造環境,使學生可以與同齡人競爭和合作。”此次疫情也見證了「Snapask」用戶的激增,Timothy認為這恰恰表現出了消費者對 產品的需求和認可。
「Snapask」公司創立初期的投資者包括美圖創始人蔡文勝,騰訊前CTO張志東,SOSV和Chinaccelerator等機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