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科技創新實力大幅提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17%,遠超過創新型國家和地區2.5%的水平。在內地領跑世界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有一半來自北京。
1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北京市“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奮力譜寫偉大祖國首都發展新篇章”舉行發布會,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了以上表述。
北京是全球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城市,每天新產生約200家創新型企業,創業投資金額和案例數均占內地的30%左右;科技創新VC/PE投資,北京僅次于美國硅谷。在人工智能領域,內地60%的人工智能人才聚集北京,全球人工智能企業100強中,中國有6家,其中北京有5家。
為了激發各類科技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北京圍繞科研管理、績效評價、科技成果權益、長期資本支持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突破,解決了科技創新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給予科研人員更多的寬容和信任,讓科研經費既要花好,又要好花。
北京還組建了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研究中心等多個新型研發機構,通過建設新型研發機構,解決科研的組織管理形式,形成長期穩定的支持和開放靈活的用人機制。同時,特別建立規模為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科技創新母基金,帶動和吸引社會投資可以放大到1000億元至1500億元,解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不足的問題。
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高精尖產業蓬勃發展。去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近5000億元,占內地的三成;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近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2.5萬家,特別是金融、信息、科技等優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
北京重點引進和培養一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行業領軍人才,2018年以來,共有3500多名人才辦理了引進落戶手續。最近,北京專門拿出3000多套人才專家公寓予以支持。
陳吉寧說:“我們在此誠摯歡迎世界各國科學家和創業者來京發展,我們將提供更加便利的科研和生活條件。”(完)
(記者 于立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