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啟動建設第一批5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加快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新興產業規模化、規模產業高端化,加快形成科技支撐經濟發展、經濟反哺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第一批5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有關情況。“當前,創新體系不完善、創新要素活力不足、創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等問題已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唐波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亟需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打造一批創新創業共同體,全面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據唐波介紹,山東啟動建設第一批5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它們是山東省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無機功能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聚合物新材料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山東省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5家共同體分別突出“政”“產”“學”“研”“金”的主導作用,帶動全省“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要素加速流動、融合發展,形成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協同高效的創新創業環境。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無機功能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落戶棗莊并建成運行,該市提出對共同體建設中引進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及團隊,將給予50萬元(人民幣,下同)至5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對建設的國家和省級各類創新平臺,給予50萬元至1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牽頭建設,以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為基礎,全面整合中科院13家院所涉海資源和科技成果,著力解決海洋科技成果創新和轉化各環節銜接不夠緊密、轉化貴、轉化難等問題。
唐波表示,下一步,山東將充分發揮5家共同體的樣板示范作用,再啟動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共同體,加快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要素有效聚集和優化配置,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形成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創新創業環境,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山東提出建設“1+30+N”創新創業共同體體系,“1”即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30”即30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N”即各地建設的不同主體、不同模式、不同路徑、不同方向的創新創業共同體。(完)
(孫宏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