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朋友發來的APP推送時,林宜(化名)還被蒙在鼓里。原來是有一家做共享充電樁的創業公司宣布獲得林宜所在投資機構的投資,而他和同事竟毫不知情。隨后,該投資機構發布緊急澄清聲明:并沒有投!接著林宜試圖與這家公司溝通,竟發現是家“李鬼”公司,并沒有實際注冊信息。
其實,這在市場上并非孤例。信息泛濫時代,市場上充斥著各種真假難辨的融資消息,虛夸融資額、捏造被投信息,更有山寨平臺打著其他機構的名義,在網站、APP肆意行騙,微信群更是重災區。這樣的行為似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仍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亟待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定或政策予以規范。
知名機構“被投資”
無獨有偶。近日,北京眾智人人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微信群發布了眾智人人創始人兼CEO王建翔公開演講的視頻,并在網絡上發布題為《眾智人人旗下“金豬APP”獲中國民生銀行數千萬投資》的報道,稱眾智人人已與浙商創投合作成立億元規模的“金豬生態基金”,為超級合伙人、金豬會員提供強大的創業支持基金。
該演講視頻及報道發布后,迅速經微信群等渠道傳播開來,浙商創投才有耳聞。就在本周,浙商創投發布聲明,針對該視頻及報道中所述內容澄清:公司及子公司從未與北京眾智人人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達成過共同設立基金的合作意向,并且從未授權使用公司名稱、字號、注冊商標等進行商業宣傳。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浙商創投并沒有就共同成立合作基金的事宜直接對接眾智人人,只是之前在偶然場合與眾智人人創始人互加了微信。
記者聯系王建翔并加其微信,均未獲成功。此外,這場據稱是在廣西桂林舉辦的金豬APP發布會情況如何,眾智人人并沒有對外說明,旗下91金服公眾號也未詳細披露。
浙商創投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眾智人人的行為侵犯了浙商創投的名譽權。
記者 李明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