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我國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11月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17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這顆衛星屬于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第4
-
IDC: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6.0% 華為再次超蘋果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 552億部,同比下降了6 0%。這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第四
-
蘋果iPhone XS/XR的雙卡雙待在美國不可用:e-SIM年底才上線
蘋果今年發布的三款新iPhone,總算帶來了國人喜歡的雙卡雙待功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雙SIM卡只支持iPhone XS Max及iPhone XR,這還
-
全球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正式開售 真正的關注點在哪里?
市場需求存在與否的求證和再教育,在每一代創新產品身上持續的角力,現在,輪到了柔性屏手機和平板。畢竟,柔宇在柔性屏上給出的驚喜已經不
-
世界互聯網大會體驗升級 “一張地圖游烏鎮”上線
手繪一張地圖游烏鎮。供圖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烏鎮召開。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
-
廣州推出內地首輛自動駕駛出租車 起步價12元
廣州11月1日推出中國內地首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并于當天投入試運營。出租車通過多傳感器的融合,實現360度全方位感知。來自廣東醫藥大學的廖
-
央行發布移動金融聲紋識別技術規范 鼓勵將其應用至移動金融隱私保護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正式對外發布《移動金融基于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范》金融行業標準,這意味著聲紋識別技術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可。這
-
無人駕駛商業化或來臨 Waymo發展前景獲投行看好
據媒體31日報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發布聲明稱,已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機動車輛部(DMV)批準,成為全球首家獲得前排無
-
日本發展對華跨境電商 到2021年前將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速
11月1日消息,跨境電商能讓消費者用手機輕松購買本國難以買到的海外商品。對于企業來說,跨境電商和直接出口比起來門檻較低,能夠在控制投
-
京沈高鐵遼寧段開始模擬載客試運行 線路全長698公里
記者從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1日,京沈高鐵遼寧段開始模擬載客試運行。據介紹,京沈高鐵遼寧段自今年3月1日聯調聯試以來,
-
百度發布中國首輛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 智能交通前景廣闊
在今年7月的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現場連線了全球首款L4級無人小巴阿波龍的量產儀式。時隔僅4個月,11月1日,在2018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
-
西門子將把一系列創新技術帶到進博會 展示數字化領域領先技術
早在1879年,西門子就安裝一臺10馬力的蒸汽發電機為上海港提供照明;中國建立的第一家永久辦事處就是1904年在上海設立的。和上海有著悠久合
-
全球首個AI公園在京落成 居民家門口坐上無人車
坐著無人車逛公園、休息時和亭子說說話、跑完步刷臉就能看到運動數據……這個秋天,游客們在北京海淀公園就能用上AI(人工智能)。圖為游客體
-
華為Mate 20 Pro西歐市場火爆暢銷 預購量比P20 Pro還多40%
據外媒gsmarena報道,今天華為自豪地宣布,Mate 20 Pro正在成為西歐最暢銷的智能手機。在預購的前十天里,Mate 20 Pro比P20 Pro在今年
-
小米生態鏈發布三款新品 MIX 3正式現貨首銷
在雙11期間,智米上線了一款智米電暖器智能版,已于11月1日0點在小米有品平臺上市,眾籌價399元。智米電暖器智能版是首款可以接米家APP和小
-
互聯網巨頭扎堆布局物聯網 誰的機會更大?
當我們還沉浸在互聯網帶來巨大變化的時候,物聯網已經悄悄來臨并在無形之中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
-
中國云服務市場洗牌加速 增量潛力仍大
在云計算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市場,前有阿里、騰訊,后有要打造世界五朵云之一的華為,缺少巨頭資本支持的國內公有云服務商UCloud如何競爭?201
-
騰訊發布智慧出行戰略 推出TAI汽車智能系統
11月1日,以開放·共生為主題的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南京舉行。上個月,騰訊已經啟動了第三次重大的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在深耕消費
-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海洋吸收的熱量遠超預期
據外媒報道,一項新的研究警告稱,全球海洋吸收的熱量遠比人們以前認為的要多得多。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水體對污染的敏感度
-
三星7-9月營業利潤增長21% 達17.57萬億韓元
11月1日消息,韓國三星電子的股價表現疲軟。從今年初春時期開始,該公司股價幾乎一直在下跌,最近徘徊在較年初下跌2成左右的水平。其原因是
-
美宣布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退役 工作9年發現數千顆系外行星
據TechCrunch報道,在服役9年,觀測到50萬顆恒星,并在這些恒星周圍發現數以千計的行星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終于正式退
-
NASA正在建造機器人 以便在火星上制造火箭燃料
在未來二十年內人類可能會探索紅色星球。新的機器人礦工可以幫助收集可以變成水,氧氣和火箭燃料的污垢。 去火星仍然是美國宇航局2038年的
-
歐盟計劃在邊境中利用AI技術檢測游客是否在撒謊
據外媒報道,歐盟正在測試一個試點項目,以此來尋求一種在各成員國邊境檢查個人身份的新方式。具體點來說,管理機構希望通過AI技術分析受試
-
福特和百度在中國啟動自動駕駛測試 預計2018年底上路
據悉,福特汽車與百度近日宣布啟動為期兩年的L4級別自動駕駛聯合測試項目,目前雙方已完成測試車輛的改裝工作。從今年年底開始,雙方將會在
-
谷歌鍵盤應用程序引入AI 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創建新表情
10月31日消息,谷歌在其鍵盤應用程序Gboard中引入了人工智能,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創建新表情。它們的設計初衷是為了使表情看起來更像人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