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普通民眾以往習慣于傳統的看病就醫形式,不太了解遠程醫療服務,但是不斷肆虐的新冠疫情改變了這種情況。受嚴重疫情影響,巴西多地相繼出現了醫療資源緊張現象,許多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由于居家隔離以及對病毒傳播的恐懼,越來越多的巴西人開始通過手機和視頻應用程序進行遠程診療。疫情期間,許多遠程醫療服務平臺也開始為民眾免費提供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信息,助推了遠程問診的普及。
互聯網醫療平臺緊急上線
巴西圣保羅市愛因斯坦醫院行政辦公室負責人諾德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該市不斷擴散,醫院每日就診患者都在2000人以上,醫護工作者長時間超負荷運轉,醫院床位數量已嚴重不足,醫療物資和醫療設備也面臨枯竭的危險。同時大量患者涌向醫院,提高了交叉感染的風險,增加了疫情的控制難度。
諾德森介紹說,從今年2月疫情再度暴發以來,醫院緊急上線互聯網醫療平臺,專門設立了新冠病情遠程會診室,為患者提供遠程問診和病情咨詢等服務。該平臺還開設了在線心理咨詢、疫情動態發布、健康防護問答等板塊,成為醫院的另一個重要防疫“戰場”。截至3月底,該平臺遠程訪問量已累計超過70萬人次。“遠程會診系統兼顧安全性與便捷性的獨特優勢,不僅在疫情防治中發揮重要作用,也讓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醫療幫助。”諾德森強調說。
遠程就診模式快速成長
圣保羅市衛生局基礎建設與規劃處主任費爾南多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以前,圣保羅市大多數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只停留在“數字醫院”“智慧門診”層面,主要提供掛號、導診、結算及病歷管理等基礎服務。在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前,該市10家大型公立醫院使用遠程醫療的患者不足18%。新冠疫情使網絡視頻和移動通訊等多種遠程就診模式快速成長,2021年1月—3月,該市17家擁有遠程診療平臺的醫院平均每日問診量已接近30萬人次,用戶認可度明顯增高。
費爾南多解釋說,在線診療涉及兩個概念:一是互聯網診療,指醫療機構集合本機構注冊的醫師,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即醫院遠程直接對接本院患者;二是互聯網醫院,醫療機構自身或與企業共同搭建互聯網醫院平臺,除本醫院醫生外,還可集合其他醫療機構的醫生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它與互聯網診療之間的最大區別是能否有其他醫院的醫生當“外援”。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讓大家意識到遠程醫療的優勢,也更加接受這種遠程診療服務。互聯網醫院能為那些行動不便的病人和一些慢性病患者提供很大的方便。2021年,全市對遠程醫療服務的需求將會增長七成以上。”費爾南多說。
他同時表示,互聯網醫療服務本身也存在局限,決定了它不可能解決醫療上所有難題,患者化驗、打針、手術等環節還需要在線下進行。遠程醫療還可能會導致醫生錯診、誤診和藥物濫用等現象,也面臨著患者個人數據泄露等問題,這都需要衛生主管部門加強行政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