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在森林中的分布狀況如何?森林變化對POPs全球遷移可能產生怎樣的影響?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通過整理近30年來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偏遠地區森林觀測數據,該所研究人員發現,森林攔截了POPs在大氣中的傳輸,但林火等會使存儲在森林土壤中的POPs二次釋放。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子刊《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上。
作為全球物質流的組成部分和對人體、生態系統有毒害作用的重要污染物,POPs的全球散播離不開森林的調控。森林土壤就像一個“儲存庫”,長期約束POPs類物質,降低了污染物經大氣傳輸到極地、海洋或者高山等區域的通量。
“但是,林火或者森林砍伐會使被約束的POPs從森林土壤中釋放出來,使森林成為POPs的‘二次源’,到達偏遠地區的POPs也隨之增多。”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員龔平說,從極地或者高山環境的角度看,這種再釋放可能會部分抵消POPs全球減排的效果。研究還發現,自北方森林到熱帶雨林,隨著降水量的增加,雨水向土壤深層的淋溶/流失過程對于森林土壤存儲POPs的影響愈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