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2月12日曾刊文抹黑中國,聲稱援引近期赴武漢的世衛組織獨立調查專家的“說法”,結果立即遭多名專家公開駁斥,認為其報道“故意歪曲”“斷章取義”,與事實不符。
遭打臉后,《紐約時報》日前不得不以所謂“精簡版問答體”刊發了對其中一名專家的采訪。這名專家不僅在采訪中提到中方提供的信息“幫助極大”,還忍不住對比了中美防疫的大不同。
1
美國專家:
中方信息“幫助極大”
采訪對象、美國動物學家彼得·達薩克也是日前怒懟《紐約時報》報道不實的專家之一。
遭打臉后,《紐約時報》這一回在報道中附了精簡版采訪實錄。達薩克對《紐約時報》說,從世衛專家組到達中國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拿到了全新的數據,比如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商鋪及其供應鏈情況、首批確診病例的密接情況等;專家組還與診斷首批確診病例的醫生會面。
2020年3月17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一科的醫生在給患者實施氣管鏡下痰液清理。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他說,當世衛專家組想要獲取更多信息時,中方科學家們就會著手去找,幾天后就能提供相關分析,讓專家組拿到新的信息,“幫助極大”。
達薩克說,他還了解到中國疾控中心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僅華南海鮮市場一地采樣超過900份。世衛專家組獲取了大量信息。
達薩克說,武漢曾為抗疫“封城”76天,“從那以后,他們被批評成所謂疫情的開端,還出現所謂‘武漢病毒’‘中國病毒’的說法,這讓人們感到憤怒和難過。”
2月1日,在??诿捞m國際機場,工作人員檢查入島旅客健康碼。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有意思的是,達薩克在采訪中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對比起自己親身經歷的中美防疫大不同。
他說,在中國,抵達機場后,相關人員會穿戴整齊防護設備登機,將他們從特殊的防疫通道護送出去,直奔酒店、進房間,按規定隔離兩個星期,其間各種垃圾都會封存在黃色袋子里、貼好相應標簽;而回到美國后的經歷“截然不同”,他都沒收到自己需要隔離的通知,也沒人告訴他“應該居家”。
2
前情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