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月8日發布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與中網網信辦、工信部等五部門就近期消費反映的質量問題約談特斯拉。
特斯拉回應被約談:深刻反省不足 系統排查問題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以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OTA)等問題共同約談了特斯拉汽車 (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要求其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加強內部管理,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月8日晚,特斯拉針對約談向記者回應:深刻反省不足,系統排查消費者反映問題。
對此,特斯拉表示,特斯拉誠懇接受政府部門的指導,并深刻反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強自檢自查。我們將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始終尊重消費者權益。目前公司正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強化內部工作機制和流程,全方位加強內部管理。
對于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我們將系統排查,切實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進一步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未來更好地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良性健康發展。
【浙江新聞+】
特斯拉在華召回超3.5萬輛Model S和Model X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計劃,自2021年2月5日起,召回2013年9月18日-2018年2月2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S車型,共計2.04萬輛;召回2016年3月12日-2018年2月1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X車型,共計1.56萬輛。
據了解,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裝載的eMMC多媒體存儲卡,隨著時間推移,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不同,eMMC硬件會耗盡每個存儲單元的壽命周期。當eMMC存儲單元硬件達到壽命極限的損耗時,eMMC控制器將無法維護文件系統的完整性。這種損耗情況可能會導致中央顯示屏軟件功能故障,存在安全隱患。
此前,特斯拉在美國也公布了一項召回計劃。2月2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網站顯示,特斯拉已申請自愿召回13.49萬輛Model S和Model X車型,此次也成為特斯拉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召回項目。
近年來,不斷有美國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車主報告車輛媒體控制單元存在問題,進而導致觸摸屏響應遲鈍乃至失靈。去年,NHTSA針對上述兩款車型的中控屏問題展開調查。今年1月,NHTSA要求特斯拉召回超過15.8萬輛汽車,稱這些車輛的觸摸控制屏可能導致安全問題。
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在中美兩國啟動召回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原因一致。雖然此次特斯拉方面表示自愿召回,但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中控屏問題由來已久。
不僅是美國,中國的Model S和Model X車型關于中控屏問題的投訴也不時出現。去年1月,深圳一位車主在社交平臺上稱,其所購的特斯拉Model S車型在正常行駛時導航突然卡頓,并出現轉向提示音不響、轉向燈紊亂、中控系統黑屏等情況。
事實上,不僅是此次的中控屏問題,在質量方面,特斯拉一直面臨著巨大的質疑聲。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特斯拉僅在中國發生的“失控”事故就有15起,涉及Model 3、Model X和Model S車型。
去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特斯拉召回部分Model S、Model X車型,召回原因均與車輛懸架有關。然而,該召回并非特斯拉主動提出,而是在市場監管部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展開。當時,特斯拉還致信NHTSA稱,“在中國市場召回Model S和Model X與美國本土的車輛采用同種懸架系統,但中國市場的懸架質量問題發生率達到0.1%,全球其他地區僅為0.05%。這可以側面證明,特斯拉的車輛根本不存在缺陷,即便懸架出現問題也是由中國車主使用不當造成,非質量缺陷”。
狂奔下的質量問題
近年來,特斯拉的產銷量高歌猛進。去年底,馬斯克喊出“為實現年銷目標,在2020年最后幾天里特斯拉不能指望PDI(交車前檢查)效率,要用更多的人手來增加產能”的口號激勵員工增產。
財報顯示,去年四季度,特斯拉交付量為18.06萬輛,同比增長高達61%。受四季度銷量拉動影響,去年特斯拉總交付量達49.96萬輛,同比增長約36%。而在2018年,特斯拉的交付量僅為24.5萬輛,兩年時間實現翻番。
特斯拉拼命拉升產銷量的背后,是其維持利潤增長的需求。財報顯示,去年四季度,特斯拉GAAP凈利潤為2.7億美元,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全年GAAP凈利潤為7.21億美元,去年也成為特斯拉首個完全實現盈利的財年。
盡管特斯拉實現年度盈利,但這種盈利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政策的依賴之上。去年,特斯拉出售碳積分收入15.8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66%。如果扣除這部分收入,特斯拉將由盈轉虧。這意味著,只有不斷提升銷量,特斯拉才能進一步擺脫對政策的依賴,獲得更強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空間。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月8日發布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與中網網信辦、工信部等五部門就近期消費反映的質量問題約談特斯拉。
特斯拉回應被約談:深刻反省不足 系統排查問題
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以及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程升級(OTA)等問題共同約談了特斯拉汽車 (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要求其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加強內部管理,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月8日晚,特斯拉針對約談向記者回應:深刻反省不足,系統排查消費者反映問題。
對此,特斯拉表示,特斯拉誠懇接受政府部門的指導,并深刻反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強自檢自查。我們將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始終尊重消費者權益。目前公司正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強化內部工作機制和流程,全方位加強內部管理。
對于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我們將系統排查,切實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進一步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未來更好地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良性健康發展。
【浙江新聞+】
特斯拉在華召回超3.5萬輛Model S和Model X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計劃,自2021年2月5日起,召回2013年9月18日-2018年2月2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S車型,共計2.04萬輛;召回2016年3月12日-2018年2月1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X車型,共計1.56萬輛。
據了解,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裝載的eMMC多媒體存儲卡,隨著時間推移,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不同,eMMC硬件會耗盡每個存儲單元的壽命周期。當eMMC存儲單元硬件達到壽命極限的損耗時,eMMC控制器將無法維護文件系統的完整性。這種損耗情況可能會導致中央顯示屏軟件功能故障,存在安全隱患。
此前,特斯拉在美國也公布了一項召回計劃。2月2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網站顯示,特斯拉已申請自愿召回13.49萬輛Model S和Model X車型,此次也成為特斯拉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召回項目。
近年來,不斷有美國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車主報告車輛媒體控制單元存在問題,進而導致觸摸屏響應遲鈍乃至失靈。去年,NHTSA針對上述兩款車型的中控屏問題展開調查。今年1月,NHTSA要求特斯拉召回超過15.8萬輛汽車,稱這些車輛的觸摸控制屏可能導致安全問題。
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在中美兩國啟動召回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原因一致。雖然此次特斯拉方面表示自愿召回,但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中控屏問題由來已久。
不僅是美國,中國的Model S和Model X車型關于中控屏問題的投訴也不時出現。去年1月,深圳一位車主在社交平臺上稱,其所購的特斯拉Model S車型在正常行駛時導航突然卡頓,并出現轉向提示音不響、轉向燈紊亂、中控系統黑屏等情況。
事實上,不僅是此次的中控屏問題,在質量方面,特斯拉一直面臨著巨大的質疑聲。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特斯拉僅在中國發生的“失控”事故就有15起,涉及Model 3、Model X和Model S車型。
去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特斯拉召回部分Model S、Model X車型,召回原因均與車輛懸架有關。然而,該召回并非特斯拉主動提出,而是在市場監管部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展開。當時,特斯拉還致信NHTSA稱,“在中國市場召回Model S和Model X與美國本土的車輛采用同種懸架系統,但中國市場的懸架質量問題發生率達到0.1%,全球其他地區僅為0.05%。這可以側面證明,特斯拉的車輛根本不存在缺陷,即便懸架出現問題也是由中國車主使用不當造成,非質量缺陷”。
狂奔下的質量問題
近年來,特斯拉的產銷量高歌猛進。去年底,馬斯克喊出“為實現年銷目標,在2020年最后幾天里特斯拉不能指望PDI(交車前檢查)效率,要用更多的人手來增加產能”的口號激勵員工增產。
財報顯示,去年四季度,特斯拉交付量為18.06萬輛,同比增長高達61%。受四季度銷量拉動影響,去年特斯拉總交付量達49.96萬輛,同比增長約36%。而在2018年,特斯拉的交付量僅為24.5萬輛,兩年時間實現翻番。
特斯拉拼命拉升產銷量的背后,是其維持利潤增長的需求。財報顯示,去年四季度,特斯拉GAAP凈利潤為2.7億美元,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全年GAAP凈利潤為7.21億美元,去年也成為特斯拉首個完全實現盈利的財年。
盡管特斯拉實現年度盈利,但這種盈利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政策的依賴之上。去年,特斯拉出售碳積分收入15.8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66%。如果扣除這部分收入,特斯拉將由盈轉虧。這意味著,只有不斷提升銷量,特斯拉才能進一步擺脫對政策的依賴,獲得更強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