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僅僅是車企,更是科技型企業,會有很多擴展業務。特斯拉來到臨港后,會優化臨港整體產業布局、為臨港帶來更多資源。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8月20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對媒體透露,特斯拉超級工廠已基本建成,預計年底出車。
2018年5月,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臨港注冊成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6.7億元),總投資達500億人民幣,負責上海超級工廠項目的建設經營及純電動車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分銷和服務等業務。在各方支持下,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實現開工建設,體現出“上海服務、臨港速度”。
陶琳指出,特斯拉是第一家純外資中國制造企業,無論在生產制造、技術還是政策環境方面,此前都沒有先例。上海自貿區極具優勢,創新的想法可以在這里先行先試,給了企業更大的空間嘗試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特斯拉如果能帶來更先進的生產力,對中國未來發展大有好處。
她透露,當初做出來中國設廠的決定之后不久,特斯拉經過調研,認為長三角是全國汽車產業比較成熟的地方,而上海臨港有大塊土地儲備,且整體規劃符合特斯拉重新開始打造現代化工廠的設想。“特斯拉不僅僅是車企,更是科技型企業,會有很多擴展業務。特斯拉來到臨港后,會優化臨港整體產業布局、為臨港帶來更多資源。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是國家發改委頒布實施《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后首個外商獨資新能源整車研制項目,也是上海發布“擴大開放100條”后首個簽約落地及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商獨資新能源汽車項目。項目選址位于臨港產業區,地塊總面積1.72平方公里(約2580畝),共分三期進行建設。
其中,一期項目投資140億元,用地面積864885平方米(約1297畝),計劃2019年底完成建設并實現部分投產,在初始階段每周生產約3000輛Model 3電動車,2021年前全面投產,具備25萬輛純電動整車及配套電池包產能,銷售收入約750億元,稅收約22.3億元,拉動就業約6000人。
據陶琳介紹,特斯拉超級工廠于2019年1月開始動工,當時場址還是一片泥地,如今在8月19日就拿到了竣工合格的驗收證。一家車企的廠房往往需要好幾年時間來生產建造,包括安裝生產線裝備。現在是8月下旬,臨港的廠房便基本建好,已經進入竣工驗收環節,計劃年底出車。
8月20日上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臨港辦公中心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新片區規劃范圍為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先行啟動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等區域,面積為119.5平方公里。臨港新片區將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作為一家外資企業,我們對臨港新片區有很大的期待。在稅收方面,如果在臨港實現更加合理的稅賦,企業將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科研當中,并最終惠及中端消費者。在人才激勵方面,我們希望能吸引全世界優秀的人才來臨港,希望他們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事業發展的方向。對于特斯拉來說,人才是第一位。”陶琳說。
關鍵詞: